周二至周日9:00—17:00 法定节假日除外
咨询预约:021-545613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正确的ORTHO-K近视治疗概念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07-04 12:25作者:吴倩医生 译来源: 兰荷视光眼科门诊部

0 (7).jpg

ORTHO-K近视矫治像一阵旋风似的吹入中国,很多人在缺乏设备,缺乏培训,对ORTHO-K还不甚了解之情况下,就匆匆的走上了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之路。大家对ORTHO-K技术的认识就是“只要有简单的角膜曲率半径数据,加上自觉插片验光度数即可直接订片,夜戴,一会到位,矫治三个月,视力恢复正常,从此就可以抛弃眼镜”。矫治功效以近视度数降低为基本而忽略了矫治后的视力质量。因此产生了一些异常现象,如:角膜散光度增加、重影、角膜出现中央弯岛、角膜皱摺、角膜扭曲、畏光、旋光等,而不知如何解决。因而便开始对ORTHO-K之安全性、有效性起了很大的存疑,指责,甚至反对。

ORTHO-K近视矫治工作于1962年在美国发起,至今已有38年的历史了。中间经过许多专业人士以严谨的态度共同努力研究,才发展成目前先进、安全、有效的ORTHO-K镜片。但现已被简化误导而成为商业化。了帮助解决儿童的近视问题,提升大家对ORTHO-K之认识,特就ORTHO-K的演进史,矫正的价值及ORTHO-K的正确矫正流程作一介绍。

ORTHO发展历史背景

ORTHO-K近视矫治可追溯至古代中国人试图将砂袋放在眼皮上过夜,以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而现代人配戴软式隐形眼镜及硬式隐形眼镜后,引起角膜形状及屈光之改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ORTHO-K的工作了。因为软式隐形眼镜比角膜直径还大,上下眼皮压迫角膜周边,致使角膜中央部分往外凸出,戴久了便会增加近视度数。而装配太平的RGP镜片会使屈光度降低。

1950年代从配戴PMMA镜片的病人中,发现有很多人配戴硬式镜片后,近视就停止恶化,同时在配戴一整天隐形眼镜后裸视力增加了。这些报告在1962年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全国隐形眼镜年会中提出讨论,并获得在场专业人士一致同意;当眼球改变时会伴随视力改变。于是决定共同努力去发展这种使用隐形眼镜来提升视力的特殊技术。会后许多专业人士便开始设计ORTHO-K镜片,在维持角膜完整性的前提下来改变角膜的弧度。他们的哲学是如果用隐形眼镜可以改变角膜弧度,何不发展一个特别的装配技术可让角膜作改变。事实证明他们努力所获的成果没有白费,甚至发现角膜的变化可能比想像中的还大。

1962年Dr. George Jessen 报导他为一个近视300度患者,在二个月中将视力提升至1.0,在这以后的10年内至少有18篇论文报导过类似的临床结果。然而有一些专业人士便开始担心,这样长期压迫角膜,可能会威胁到眼球的健康。但是时间和经验证实这种考虑是多余的。1981年,美国圣地亚哥,加一大学的Charles May O.D.发表他的研究小组在附属医院,对ORTHO-K所作的观察结果如下:

矫治过程中并没有发生角膜擦伤或结疤及角膜扭曲。

角膜敏感度没有降低。

角膜厚度,眼前房水深度或眼轴长并没有明显的改变。

视瞒现象在10分钟之内自然消失。

矫正后的裸视力比矫正前增加。

矫正后15个月,有70%患者裸视力比矫正前增加。

1980年美国柏克莱大学也进行一年半的ORTHO-K临床观察:

评估ORTHO-K的安全性:

角膜中心厚度、散光、裸视力、内皮细胞密度、角膜水肿及上皮细胞染色等。观察结果发现OK矫治是安全的。

休士顿大学的Dr.Kens作了5年的ORTHO-K临床观察。比较控制组及实验组的角膜上皮层细胞受损情况及角膜水肿程度等。他们发现这二组没有明显的差异,实质层细胞也没受到影响,内皮层细胞亦没变薄。

1985年美国休士顿大学的一群专业人士也发现长期配戴硬式透氧隐形眼镜可以延缓近视增加。这无疑的对ORTHO-K矫治的有效性更加肯定。此后,ORTHO-K的矫治过程也得到了普通的尊重,同时也被美国各州法律承认为合法的视光矫治过程

在1987年出现了长戴式可戴过夜的高透氧隐形眼镜,使得ORTHO-K镜片设计更合乎理想,不但效果增加,而且矫治时间也缩短了。在1993年Stuart Grant O.D. 首先提倡夜戴式ORTHO-K,他的理由是:

1.几乎没有适应期,既使是眼睛非常敏感的人,对配戴硬式有很大困难的人,都可以在夜间戴上、早上取下而不会觉得不舒服。

2.非常有效,睡觉时戴着镜片,变化较快,这是因为眼皮压力的增加以及在睡觉时眼球快速转动期的按摩效果。

3.远离日戴式的问题,如:风沙、灰尘、强光等,它可以让病人自由的享受户外运动,如游泳、打球及滑雪等。

他以试片来为病人配戴,首付镜片选择是基弧比角膜平的曲率半径还平1.75D,然后以荧光图来判断镜片和角膜的关系以找出适当的参数。镜片必须位置在角膜中央,每次眨眼时,滑动在约2mm,而且不能黏住角膜不动。随访检查是很重要的,每次随访时要以裂隙灯检查角膜的完整性,测量屈光状态及角膜地图扫描。如果角膜和镜片关系已改变,就要调整镜片,直到正常视力已达到。由于夜戴式ORTHO-K近视矫治效果较快,近视150度以下,大约数星期即可完成。

1996年,Dr.Day及Dr.Reim共同设计并推出DREIM Lens ,以夜戴式,不需使用试片,只需测量角腊K值及屈光度,及一付到位为号召,使更多从未作过ORTHO-K的医生不需培训就能很快的进入ORTHO-K矫治工作。之后很多ORTHO-K制造工厂及验配师也陆续仿效。这种简化了的ORTHO-K矫治程序很快就变成了标准的ORTHO-K矫治程序。但是不久就出了问题,很多的临床并发症接踵而来,例如:叠影、散光增加、中央弯岛、压痕及上皮剥落、角膜皱摺等。由于人体角膜形状、眼皮构造、眨眼模式、角膜硬度、泪液层、屈光度、镜片位置及弧度特性等,大都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人二只眼睛的构造也有差异,所以ORTHO-K的矫治程序是无法简化的。

ORTHO-K矫治的目标及意义

ORTHO-K矫治的真正目标不是在追求1.0的视力,而是在提升功能性的视力。所谓功能性的视力就是视物清楚而不需借助于眼镜或隐形眼镜,例如:本来需要戴眼镜的人,ORTHO-K矫治后,可以在家作家事、看书、看电视或从事户外运动,如:游泳、打球、滑雪等,不需戴眼镜。从各大学及私人诊所之研究报告及经验发现ORTHO-K矫治后,可提升裸视力10倍,假如矫正前是0.1,矫正后是1.0,矫正前0.025,矫正后是0.25。如果是高度近视的人降低以后就可换一付较轻松的眼镜或视物不必戴眼镜,这不但提升了生活品质,也给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人体眼球生长到12岁,就停止了。而12岁至18岁是近视增加较快的年龄。这阶段的近视增加有2/3的原因是因为眼前部往外凸出去的结果。所以使用ORTHO-K镜片来改变角膜形状是一个直接有效的近视矫正方法。

ORTHO-K近视矫治限度是:降低近视600度,降低散光200-300度。Koetting Robert报导过75个病人配戴PMMA镜片20年后,角膜仍然很完整,没有近视回退的情况。我们也发现12岁的小朋友经过ORTHO-K矫治后,矫正的视力可维持至18岁以后,视力没有恶化,也没有回退。甚至在矫治后,仍有残留度数者,让他们每日日间配戴维持片,经过长时间的配戴,度数仍然在继续下降。

现代的儿童近视发生的年龄很早,而且度数比以前高很多。使用药品只能延缓度数增加,如果在近视刚形成的时候或在低度时,就使用ORTHO-K镜片将近视度数维持住,就不至于发展至高度近视。而且还可以一直维持在平光或低度近视。12岁以下眼球还在生长的儿童,如患有中度近视或散光者,可使用ORTHO-K镜片来降低近视及散光,矫治及随访时间必需持续至12岁以后,以便尽可能控制近视的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