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至周日9:00—17:00 法定节假日除外
咨询预约:021-545613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近视眼发生机制的新研究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08-31 14:35作者:张丽梨来源:兰荷视光眼科门诊部

怎么预测近视眼是否会发生,已经形成后青少年近视眼是否会持续增长?这始终是全世界眼科视光学界普遍重视,特别关注的核心问题点。专业的学者们曾经相继提出过“调节滞后过大”、“近距离用眼过度”、“欠矫”等各种理论,但是因为这些都不具备很好的预测性而备争议。

应该指出,由于黄斑中心凹的视力最为敏锐,因此以往有关近视眼的研究都是针对黄斑中心进行。直到近几年,周边屈光度对近视眼的形成和进展关联的重要性才逐渐为我们为我们所认识。例如:Smith等用经典的猴子实验证明,周边视网膜在哺乳动物屈光发展中作用很大,而黄斑中心凹在正视化过程中并未扮演必要的角色。而Rempt等更是通过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说明了那类周边屈光容易导致近视进展。--他们在飞行员的观察中发现,同样是正视眼,周边屈光偏远视的人有77%。最终发展成近视眼,而周边屈光偏近视的人只有6%发展为近视眼。若此结果被确认,那么周边屈光状态就是非常好的近视眼的风向标。近几年来,全世界有众多学者证实了近视眼与周边视网膜屈光状态的对应关系,有关周边屈光度与青少年近视眼发生发展的重要关联已经得到专业界的普遍认可。

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认为改变周边屈光度来就控制近视眼的发展。但是目前似乎可行的方法还不是很多见,临床中应用较好并且得到认可的就是OK镜,即角膜塑形镜。Charnlan等发现,配戴OK镜后患者的周边屈光状态明显近视化,向有利于控制近视的方向改变,这就可以合理的解释OK镜的配戴对近视眼的控制效果。

自从视网膜周边屈光度为人们所重视以来,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报告了周边屈光度与近视眼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近视眼伴有后极部眼轴过度增长,周边部眼轴相对较短,形成扁长型的眼球状态,即前后径长,赤道部短。这使得周边视网膜相对后极部处于远视离焦状态。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后面,刺激周边视网膜代偿性地向后扩张,反过来又带动后极部进一步增长,周而复始,因此近视眼不段进展。这也是得到了专业机构普遍认可的观点。


分享到: